漏尿、松弛、脫垂…… 盆底肌受損松弛該怎么進行恢複?
35 歲的李女士在大笑或跳繩時總會出現漏尿的尷尬情況,42 歲的張阿姨則飽受陰道松弛和子宮脫垂的困擾,這些因盆底肌受損松弛引發的問題,正悄然影響著無數女性的生活質量。咳嗽漏尿、性生活質量下降、下體墜脹感…… 這些症狀不僅帶來生理上的不適,更在心理上造成負擔。那么,當遭遇盆底肌受損松弛,究竟該如何進行恢複呢?
妊娠與分娩
懷孕和分娩是導致女性盆底肌受損的主要原因。孕期,隨著胎兒的不斷發育,子宮重量增加,持續壓迫盆底肌,使其長期處於超負荷狀態 。而在分娩過程中,無論是順產時胎兒對盆底肌的過度拉伸,還是剖宮產術後盆底肌功能未能及時恢複,都可能造成盆底肌纖維斷裂、損傷,導致盆底肌松弛 。有研究表明,約 70% 的產後女性存在不同程度的盆底肌功能障礙。
年齡增長
隨著年齡的增長,人體的各項機能逐漸衰退,盆底肌也不例外。老年女性由於雌激素水平下降,盆底肌的支持結構逐漸薄弱,肌肉萎縮、彈性降低,從而引發盆底肌松弛 。這也是許多老年女性出現子宮脫垂、尿失禁等問題的重要原因。
不良生活習慣
長期便秘、肥胖、重體力勞動等不良生活習慣,會增加腹壓,對盆底肌造成持續壓力,進而導致盆底肌受損 。例如,長期便秘的人在排便時需要用力,會使腹壓升高,久而久之,盆底肌難以承受這種壓力,出現松弛現象。
凱格爾運動
凱格爾運動是改善盆底肌功能的經典方法,簡單易行且效果顯著。找到盆底肌是關鍵,可通過排尿過程中突然中斷尿流的方式感受盆底肌的位置,但不建議頻繁在排尿時練習,以免影響排尿功能 。正確的凱格爾運動方法是:收縮盆底肌,就像憋尿、憋大便一樣,保持 3 – 5 秒,然後放松 3 – 5 秒,重複此動作,每次進行 10 – 15 分鍾,每天 3 – 4 次 。堅持練習 3 – 6 個月,能明顯增強盆底肌的力量,改善漏尿、松弛等問題。
生物反饋治療
生物反饋治療借助專業設備,將盆底肌的活動情況轉化為直觀的圖像或聲音信號,幫助患者更好地感知和控制盆底肌的收縮與放松 。在治療過程中,患者根據反饋信號調整自己的肌肉收縮,逐步學會正確的盆底肌鍛煉方法 。這種治療方式適用於無法正確進行凱格爾運動的患者,一般每周進行 2 – 3 次,一個療程約 10 – 15 次,能有效提高盆底肌的功能。
電刺激治療
電刺激治療是利用電流刺激盆底肌,引起肌肉被動收縮,增強肌肉力量,促進盆底肌的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 。它可以喚醒受損的盆底神經肌肉,幫助患者恢複盆底肌的功能 。電刺激治療通常在醫院由專業醫護人員操作,每次治療時間約 20 – 30 分鍾,每周 2 – 3 次,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治療周期。
手術治療
對於盆底肌嚴重受損,出現子宮脫垂、膀胱脫垂等情況,且保守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,可能需要考慮手術治療 。手術方式包括盆底重建手術、陰道封閉術等,通過修複或加固盆底的支持結構,恢複盆底的正常解剖位置和功能 。但手術治療存在一定風險,術後也需要配合康複訓練,以鞏固治療效果。
保持健康體重
肥胖會增加腹部壓力,加重盆底肌的負擔。通過合理飲食和適量運動,保持健康的體重,能有效減輕盆底肌的壓力,預防盆底肌受損 。建議均衡飲食,減少高熱量、高脂肪食物的攝入,多吃蔬菜水果;每周進行至少 150 分鍾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,如快走、慢跑等。
避免增加腹壓的行為
日常生活中,應盡量避免長期便秘、搬抬重物、長時間咳嗽等增加腹壓的行為 。如果有便秘問題,可通過調整飲食結構、增加膳食纖維攝入、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來改善;咳嗽時及時治療,避免長時間用力咳嗽。
產後及時康複
產後是盆底肌恢複的黃金時期,產婦應在產後 42 天進行盆底肌評估,根據評估結果制定個性化的康複方案 。除了進行凱格爾運動等鍛煉外,還可以選擇到專業的產後康複機構進行盆底肌修複治療,抓住產後修複的關鍵時期,促進盆底肌的恢複。
盆底肌受損松弛帶來的困擾不容忽視,但通過科學的方法和堅持不懈的努力,恢複盆底肌的健康並非遙不可及。無論是凱格爾運動、生物反饋治療等康複手段,還是日常的預防措施,都需要我們重視起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