陰唇整形有咩講究?婦科醫生拆解 4 種常見手術方式同注意事項
呢幾年愈來愈多香港女生留意陰唇外觀,唔係為迎合審美,而係因為「長期磨到痛」、「運動時被夾住」等實際困擾。婦科門診統計顯示,求診者多為 25 至 45 歲,有人產後出現左右不對稱,有人天生較長,影響穿褲、跑步甚至親密時疼痛。
不過,陰唇整形始終係外陰手術,唔係隨便剪兩刀咁簡單。手術方式、術後痛唔痛、點樣揀醫生,都好講究。以下結合醫生經驗同真實個案,講清楚 4 種最常見陰唇整形方法。
真實個案:跑步愛好者受困 3 年,手術後終於「唔再磨到痛」
36 歲跑步愛好者 Kiki,每次長跑後都會痛到要用冰敷。佢形容:「成條褲磨住陰唇,好似火燒咁。」去婦科檢查先發現小陰唇一邊特別突出,運動時反複摩擦導致紅腫。
醫生建議佢做「修邊式」陰唇整形,術後兩星期已完全行得走得,一個月後重新開跑。Kiki 講:「以前冇人會同你講呢啲問題,試過一次先知道有幾痛。」
以下根據香港常用技術總結,每種都有優點同限制。
1. 修邊式(Edge Resection)
係最傳統、也係最普及嘅方式,將突出的邊緣沿線修短。
適合:
邊緣參差不齊
外翻明顯、磨擦痛
優點:形狀自然,操作相對簡單。
缺點:如果醫生技術唔熟練,邊緣可能較直、唔夠柔軟。
醫生提醒:唔好以為修邊就係「剪短」,其實好考手工,要確保血管同神經唔受影響。

2. 術式 V/W(Wedge Resection)
通過楔形切除中段組織,保留自然邊緣。
適合:
想減少體積,但又想保留原始邊緣紋理
小陰唇較厚、有暗沉
優點:術後唔會有“切口線”外露,視覺自然。
缺點:技術要求高,恢複較慢。
有醫生分享,呢個方法特別受追求自然外觀嘅年輕女性歡迎。
3. 激光陰唇整形
以激光切割代替刀片,減少出血同組織拉扯。
適合:
痛感敏感
想縮短恢複期
優點:傷口整齊、術後腫脹較少。
缺點:唔適合太厚或太大角度修整,激光對深層組織處理較有限。
4. 結合式(Mixed Technique)
有時醫生會綜合以上方法,例如邊緣修短+中段楔切。
適合:
兩邊不對稱
想精細調整形狀
產後改變明顯
優點:效果更貼合個人結構。
缺點:需經驗豐富醫生,否則有機會出現左右不對稱。
1. 要做「外陰結構評估」而唔係見到長就剪
專業醫生會睇陰唇厚度、血管分布、色澤差異、與大陰唇比例,而唔係用「長度」來判斷。
2. 問清楚醫生習慣用邊個術式
唔同醫生有唔同專長,有啲主打 wedge,有啲擅長 laser。
手術方式應該按你嘅結構,而唔係按診所賣點。
3. 要睇過往個案同術後護理
好多失敗個案係因術後護理唔足,例如太早運動、穿緊身褲導致牽扯。
醫生分享:「做得靚唔難,難係術後唔好拉扯到縫線。」
一般術後痛感可用止痛藥控制,腫脹 3 至 5 日,7 日左右拆線,日常行路無問題。
運動、騎單車、性行為建議 4 至 6 星期後先恢複。
護理重點包括:
保持幹爽
溫水清潔,唔好用刺激性洗液
減少久坐
避免剃毛拉扯傷口
如果出現持續紅腫、流膿、異味,就要即時覆診。
好多香港女士都以為陰唇整形係「尷尬嘅美容項目」,其實專業婦科醫生處理嘅更多係磨擦痛、運動不適、自信受影響等實際問題。
手術要因人而異,唔同術式適合唔同結構,最重要係搵熟手、會同你溝通嘅醫生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