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圳怡康私密專科醫院
深圳怡康私密專科醫院
當前文章分類名稱:盆底肌修復

運動時漏尿是怎麼回事?尿失禁的原因及改善方法

发布时间:2025-05-07立即諮詢

運動時漏尿是怎麼回事?尿失禁的原因及改善方法

周末的健身房裏,32 歲的林女士在跑步機上跑了不到十分鍾,突然感覺下體一陣溫熱,低頭發現運動褲濕了一片 —— 這種尷尬的漏尿情況,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。運動時漏尿,看似難以啟齒,卻困擾著眾多女性甚至部分男性。它不僅影響運動體驗,更給日常生活蒙上陰影。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運動時漏尿?又該如何改善?

運動時漏尿的主要原因

盆底肌鬆弛

盆底肌就像一張 「吊網」,承托著膀胱、子宮、直腸等盆腔器官。當盆底肌鬆弛時,其對尿道的支撐和控制能力減弱,在運動過程中,如跑步、跳繩、跳躍等增加腹壓的動作,會使膀胱內壓力瞬間升高,超過尿道所能承受的壓力,從而導致尿液不自主流出 。

女性懷孕和分娩過程是導致盆底肌鬆弛的常見因素。孕期隨著胎兒的增大,盆底肌持續承受壓力;分娩時,尤其是順產,盆底肌會受到過度拉伸和損傷。數據顯示,約 60% – 70% 的產後女性存在不同程度的盆底肌功能障礙 。此外,年齡增長也是重要原因,隨著年齡增加,盆底肌的彈性和力量逐漸下降,這也是中老年人群運動時漏尿高發的原因之一。

肥胖

肥胖人群運動時漏尿的風險更高。過多的脂肪堆積在腹部,會持續對膀胱和尿道產生向下的壓力,增加膀胱內壓力。當進行運動時,腹壓進一步升高,雙重壓力作用下,尿道難以有效抵抗尿液的流出 。研究表明,體重指數(BMI)每增加 5 個單位,尿失禁的發生風險增加約 30% 。許多肥胖者在快走、爬樓梯等簡單運動中,也會出現漏尿現象。

尿道括約肌功能異常

尿道括約肌是控制尿液排出的重要 「閥門」,當它出現功能異常時,尿液的正常控制就會受到影響。先天性的尿道括約肌發育不良,或者因手術、外傷等原因導致尿道括約肌損傷,都會使其關閉功能減弱,無法在運動時有效阻止尿液溢出 。例如,接受過前列腺手術的男性,由於手術對尿道括約肌造成損傷,術後可能出現運動性尿失禁。

其他疾病因素

一些疾病也可能引發運動時漏尿。如糖尿病患者,長期高血糖會損害周圍神經,影響膀胱和尿道的正常神經支配,導致膀胱功能失調,出現尿失禁 。泌尿系統感染,如膀胱炎、尿道炎,會刺激膀胱黏膜,使其敏感性增加,在運動時更容易出現不自主排尿 。此外,神經系統疾病,如多發性硬化症、帕金森病等,影響神經信號傳導,也可能導致尿失禁。

改善運動時漏尿的有效方法

盆底肌訓練(凱格爾運動)

凱格爾運動是改善盆底肌鬆弛的經典方法。通過反複收縮和放鬆盆底肌肉,增強盆底肌的力量和彈性。具體做法是:收縮肛門、陰道和尿道周圍的肌肉,就像憋尿的感覺,保持 3 – 5 秒,然後放鬆 3 – 5 秒,每次訓練進行 10 – 15 組,每天 3 – 4 次 。堅持 8 – 12 周,多數人能感受到明顯效果。為提高訓練的趣味性和准確性,現在還有專門的盆底肌訓練儀器和手機 APP 可供輔助。

控制體重

對於因肥胖導致漏尿的人群,減輕體重至關重要。通過合理飲食和適量運動,減少體脂肪含量,降低腹部對膀胱的壓力。建議遵循均衡飲食原則,減少高熱量、高脂肪食物攝入,增加蔬菜、水果和全穀物的比例;每周進行至少 150 分鍾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,如慢跑、遊泳、騎自行車等,同時結合力量訓練,增加肌肉量,提高基礎代謝率 。當體重下降後,許多人會發現運動時漏尿的情況明顯改善。

生活方式調整

在日常生活中,一些小改變也能幫助緩解漏尿問題。避免飲用含咖啡因和酒精的飲料,因為它們會刺激膀胱,增加排尿頻率;減少食用辛辣、酸性食物,防止加重膀胱刺激症狀。養成定時排尿的習慣,不要刻意憋尿,每隔 2 – 3 小時主動排尿一次,降低膀胱內壓力 。

醫療幹預

如果漏尿情況嚴重,通過自我調節無法改善,應及時就醫。醫生會根據具體病因,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。對於盆底肌鬆弛嚴重的患者,可能會建議進行盆底康複治療,如電刺激療法、生物反饋治療等;藥物治療可用於緩解膀胱過度活動症狀,如使用 M 受體拮抗劑抑制膀胱收縮;在必要情況下,還可考慮手術治療,如尿道中段懸吊術、膀胱頸懸吊術等,修複或加強尿道括約肌功能 。

運動時漏尿雖然令人困擾,但只要了解背後的原因,採取正確的改善方法,大多數人都能擺脫這一煩惱。